虽然服装设计师和制造商通常都会在商标的设计和摆放位置上花上很多精力,但是顾客们却很少领情。他们手持自己的缝纫小剪刀和拆线刀,孜孜不倦地拆掉一个又一个。你甚至能找到很多专门教读者如何不留痕迹拆掉商标的网站。
但是最近,一种将服装商标变得更巧妙和舒适的风潮正悄悄兴起。缝在衣领内侧、有着明晃晃品牌Logo的大商标已经过时(更不要说那些绣在胸口的鳄鱼和马球标识了)。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放低、甚至隐藏他们的品牌,这种做法反而增添了品牌价值,仿佛某种口耳相传、人人都想加入的神秘俱乐部。
直接印在布料上的所谓“无痕商标”,以及透明的塑料商标也得到广泛使用。这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衣服的外表和手感。
有些人拆除商标,因为不喜欢它们带来的不适,比如Day女士;有些人则因为抗拒把别人的名字或者企业的Logo印在身上。还有一些人,认为标签降低了衣服的美观度,特别是当布料的材质比较轻薄透明,或是在衣领及腰际翻出来时。(最尴尬的莫过于某个陌生人,或者你的岳母上前来帮你把商标塞回去。)
56岁的SusanFisher来自纽约,她常光顾的品牌有DonnaKaran、CarolinaHerrera和JilSander,她使用指甲剪来剪断商标上的缝线,再用小镊子清除线头。“它们只会带来烦恼,为什么要留着?”她说。“洗涤说明对我来说没有用,出于谨慎,我把所有的衣服都送去干洗,而且只要穿着好看,我不在乎衣服的牌子。”
那些对自己的衣服码数敏感的人也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剪掉标签。27岁的活动策划RozlendPower住在休斯顿,曾在高级服装店做店员,她说,人们常常因为衣服的实际码数大过她们理想的数字而拆掉标签。“这是人之常情,特别是衣服的码数很不统一,品牌之间变化很大。比如我自己,我在BananaRepublic穿XS,但在BetseyJohnson买的一件伴娘服却足足有10号,幸好我不用天天穿那件衣服,不然我很可能会拆掉商标。”
生活在洛杉矶的市场顾问ZakGraff今年34岁,他说自己喜欢Zara这个牌子,因为其剪裁得体,又很合身。“但是那些商标让我抓狂,总是有两三英寸长,并且一个摞一个。”(任何在欧盟内销售的衣服都必须附有成员国所有语言说明的标签。)
本文来源:外滩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