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连纵律师事务所网站,我们团队竭诚为您服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1
  • 2
  • 3
  • 4
  网站导航
最新动态
商标注册
案例分析
文书下载
商标文库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北京市连纵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北京连纵律师事务所
电 话:010-84369358
邮 箱:lianzongzhichan@163.com lianzongzhichan@sina.cn
传 真:010-84369378
联系人:赵女士
Q Q:104481864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东路19号院中国铁建广场5号楼5层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套牢的多,卖出的少 投入百万元抢注商标,竟打了水漂
来源:浙商网  发表时间:2011-10-23  点击:1098 次

   因遭国外抢注,我国出口商品每年损失无形资产逾10亿

  把在中国市场使用多年的“凌志”商标改名为“雷克萨斯”,尽管丰田公司一再否认改名是因为“凌志”商标被抢注,但不可否认的是,凌志这个丰田的独立豪华品牌已在中国消费者中深入人心,突然改名,直接导致凌志的销量逐年减少,已无法与奔驰、宝马相抗衡。

  自新《商标法》允许个人注册商标后,一批靠转卖商标创富的商标抢注人悄然诞生。虽然2007年抬高了申请商标的“门槛”,有关法律也规定,连续三年不使用的商标可以申请撤销,但是靠打法律“擦边球”的“职业商标抢注人”依然活跃。

  千元注册一个商标,炒商标一度很火

  事实上,炒商标的做法早已有之,“特别是2001年《商标法》第二次修改后,商标使用的基本原则确定为‘申请在先、注册在先’,让很多人看到了商机,炒商标一度比炒期货还火。”知识产权资深专家、著名商标代理人马培峰说,曾经有人在身上贴满商标公开叫卖。

  据相关机构的不完全调查显示,目前在浙江的杭州、温州、台州等地,商标投资者逾千人。

  “根据国家规定,注册10种以下商品时,收商标注册费1000元。超过10种后,超过的部分每种加收100元。”马培峰对记者说,但是一个商标转手赚几十万、上百万元的成功案例,让很多人趋之若鹜。

  业内人士表示,投资商标门槛低,费用项目少,只要有一个商标能高价转让,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马培峰说,一些成功转让商标的巨额利润,鼓舞了一大批投机分子。比如曾经很火的“老鼠爱大米”就被抢注成商标,在网站上的叫卖价格达到了上千万元。“在温州还曾开出商标超市,利用网络途径,抢注商标已经形成了一条规模巨大的灰色经济产业链。”马培峰说,但在异常活跃几年后,目前商标交易已经陷入了低谷。

  炒商标催生了代理公司,收费不菲

  尽管商标注册的收费是固定的,但是记者昨日调查发现,大多数“职业商标抢注人”都是委托代理注册。

  “商标注册其实挺复杂的,而且风险很高,国外友人把《商标法》称为魔鬼法。”马培峰说,注册商标,首先要向适当的国家或地区商标局提交商标注册申请书,将申请注册的标志的清晰图样,包括颜色、形状或立体特征注明,同时还要列出使用该标志的商品或服务的清单。

  根据相关规定,商标要有显著性特征,并且不得误导或欺骗消费者,也不得违反公共秩序或公共道德。而且,所申请的商标权不得与已经授予另一商标注册人的商标权相同或相似。这一点可以通过国家商标局的检索和审查,或通过提出相似或相同权利主张的第三方所提出的异议,予以确定。

  这些繁琐的程序,无疑要耗费注册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急功近利的炒作者来说,当然懒得自己去国家商标局办理商标注册事宜,于是便委托经验丰富的商标代理组织来提供商标代理服务。

  昨日,记者从网上找到专门负责代理注册商标的某公司。该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在国内注册一个商标的价格是1400—1800元(含1000元官方注册费和400—800元代理费),受理通知书7—10个工作日,注册完成需8—10个月。

  靠炒作赚钱的没几个,多数商标卖不掉

  业内人士表示,抢注商标的目的是把商标卖出去,会“抢”不会“卖”,仍然是白纸一张。

  马培峰对记者说,抢注商标的生意并不是那么好做的,商标成功转让的案例太少。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此前的成功案例几乎都有着极为特殊的背景,而这些背景几乎都是不可复制的。

  “好多人都是头脑一热就注册一个商标。一夜暴富的心态,激发着他们像赌徒一样去抢注。我就认识一些人,花几十万元注册了上百个商标,最后都砸在手里,一个也转让不出去。”马培峰说。

  据相关媒体报道,湖北黄石人刘某将百万家财全部投到近200个商标上,但是最后商标一个也没卖出去。刘某后来经济十分拮据,连儿子的学杂费都交不起。

  马培峰说,根据国家规定,注册的商标三年未用,就会被注销。也就是说,三年之内,如果抢注的商标卖不出去,当初投资的钱等于打了水漂。

  知名商标被国外抢注,损失巨大

  “一方面是国内赌徒式的商标抢注,另一方面却是中国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损失惨重。”马培峰说。

  据国家工商总局的不完全统计,国内有15%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其中超过80个商标在印度尼西亚被抢注,近100个商标在日本被抢注,近200个商标在澳大利亚被抢注。每年中国商标在国外被抢注的案件超过100起。

  马培峰说,知名品牌被国外抢注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海信。2005年,青岛海信集团历时6年,最终以50万欧元的价格,赎回了被西门子公司在德国注册的“HiSense”商标。

  中国有不少老字号如“狗不理”、“北京同仁堂”、“六必居”、“海信”等商标在国外遭到抢注,不仅影响了老字号的声誉,也给这些企业走出国门设置了贸易壁垒。

  据FT中文网报道,两名华人在加拿大提交商标注册申请,企图注册逾60家中国企业的名称和标识,包括中国投资公司、中国银行、中国五矿等。

  昨日,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自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国出口商品商标被抢注的有2000多起,造成每年约10亿元无形资产的流失。

  本文来源:浙商网

 

友情链接 Links
连纵法律服务平台 | 国家商标总局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 京ICP备14026941号 |
版权声明:北京市连纵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东路19号院中国铁建广场5号楼5层 ICP备案:京ICP备14026941号
关于连纵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招贤纳士